险企处罚严准快!哪些领域是保险业重灾区?
2024-05-22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(原标题:险企处罚"严准快"!哪些领域是保险业重灾区?)
监管重罚趋势下,保险公司也感受到被罚力度明显提升。
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2023年,金融监管总局共对保险机构开出17张罚单,其中,百万元以上罚单共11张,有3张罚单的处罚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。大额罚单的被处罚对象既包括寿险公司、财险公司,也包括保险资管公司。
多张300万以上大额罚单
数据显示,去年金融监管总局对保险机构的17份处罚决定,主要集中在下半年。相较往年保险公司罚单,2023年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处罚的一个特点是处罚金额较高。
根据普华永道此前统计的各年度保险业金融机构监管处罚,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保险公司最高额罚单分别为罚金338万元、255万元、215万元(均含机构和个人,下同)。
而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仅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就开出多张罚金300万以上罚单。其中,罚金500万以上罚单共3张,分别对人保寿险、华安财保资管、阳光财险开出;合众资产、新华资产各收到1张400万以上罚金的罚单;陆家嘴国泰人寿、英大人寿则分别收到300万以上罚金的罚单。
从2023年保险公司被罚原因看,据普华永道梳理2023年度原银保监会、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公布的罚单,财险罚单数量和罚单金额前五的事由均为“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、报表、文件、资料”。此外,“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、保险费率”“虚构保险代理/中介业务、编制虚假资料套取费用”也是罚款金额较多的原因。
人身险方面,“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”“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、报表、文件、资料”均是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前二的事项。此外,“欺骗投保人/侵占投保人保险费/截留保费”也是被罚数量较多的原因,因存在“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、保险费率”事项被处罚款金额也较多。
2023年罕见出现保险资管公司集中被罚的情况。其中,被罚金额最高的华安财保资管被罚原因包括高管人员违规兼职、对受托保险资金未履行谨慎管理义务、编制提供虚假报表、债券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、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业务不合规、为保险资金提供通道业务、投资关联方股权的关联交易未审批、财务数据不真实。
“严准快”的处罚三要点
有前述被罚保险机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罚单针对问题为监管部门在2020年或2021年现场检查中发现,公司已整改完毕。业界预计,随着金融监管总局设立行政处罚局,机构出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后的处罚节奏将加快,处罚力度将加大。
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在2024年1月中旬撰文中提及,2023年以来,行政处罚工作强化统筹力度,案件积压情况有了明显好转,但离快处快罚的及时性要求还有差距。下一步,行政处罚局将集成案件审理力量,优化内部审理流程,加快案件审理进度,大力解决案件积压问题。
处罚局还在文章中表示,行政处罚“长牙带刺”要把握三个要点:一是突出“严”的基调,做到应罚尽罚,切实提高处罚的严肃性;二是坚持“准”的原则,做到过罚相当,切实提高处罚的精准性;三是落实“快”的要求,做到快处快罚,切实提高处罚的时效性。
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李云泽此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,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,坚决做到“长牙带刺”。他提到,将严格执法敢于亮剑,深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,做到坚持原则、敢于碰硬、一视同仁、公平公正;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“关键事”、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“关键人”、破坏市场秩序的“关键行为”,把板子真正打准、打痛。
校对:王锦程

猜你喜欢

股票交易手续费:买入卖出成本详解


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?和家长常挂嘴边的这些话有关


无框电吸门两种动力,长安启源A07上市,1559万起


广州会展“福利”送不停!上半年办展场次面积稳居全国第二


姆巴佩的五个成功秘诀:向偶像学习自律、泥浆热泉浴


山大电力递表前三月两股东套现千万 三年分红11亿拟用9000万募资补流


天德钰(688252SH):累计回购087%股份


央行: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,落实好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


大中矿业(001203)7月2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5217万元


天风证券:Claude 3发布 持续重视AI投资机会


沈阳期货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掌控风险的艺术


5万炒股怎么加杠杆:撬动财富的杠杆效应与风险控制


境外配资抄股:高风险高收益的双刃剑?


股票配资推荐:撬动财富杠杆,稳健投资致富之路?


中国A股可以加杠杆?深度解析融资融券与保证金交易


股票配资:撬动财富的杠杆,亦是高风险的赌局?


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招商:高收益低风险的掘金机会?


炒股如何利用杠杆:放大收益,也放大风险?


信托配资开户:高杠杆投资的风险与机遇


股票杠杆证券:撬动财富的双刃剑
